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
发布时间:2019/06/12 丨 文章来源:医学发明创新转化推广平 丨 浏览次数:
申请号: |
CN201721778631.1 |
申请日: |
20171214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双平] |
地址: |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路222号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
发明人: |
[李双平, 马喜岗, 赵永森, 麦定康]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3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代理机构: |
|
代理人: |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
|
|
(12)实用新型专利 |
(10)授权公告号 CN208193363U
(45)授权公告日 20181207 |
(21)申请号 CN201721778631.1
(22)申请日 20171214
(73)专利权人 [李双平]
地址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路222号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72)发明人 [李双平, 马喜岗, 赵永森, 麦定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
|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 |
|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包括高压储药瓶、第一出药管、口罩、进气罩、折叠区和颈带,所述高压储药瓶的顶部连通连接有第一出药管,且第一出药管的中间左侧水平连通连接有第一进药管,所述第一进药管的左端安装有注药斗,且第一进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第一出药管的顶部安装有高压阀,且高压阀的右侧水平安装有第二出药管,所述第二出药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口罩的表面中间设置有折叠区。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储药瓶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便于携带,从而便于装置在救护车或者外出救灾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通过流量计的设置,能够便于清楚的查看到麻醉剂的注入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精准度。 |
1.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包括高压储药瓶(1)、第一出药管(2)、注药斗(4)、第二出药管(7)、口罩(16)、进气罩(17)、折叠区(18)和颈带(2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药瓶(1)的顶部连通连接有第一出药管(2),且第一出药管(2)的中间左侧水平连通连接有第一进药管(3),所述第一进药管(3)的左端安装有注药斗(4),且第一进药管(3)上安装有控制阀(5),所述第一出药管(2)的顶部安装有高压阀(6),且高压阀(6)的右侧水平安装有第二出药管(7),所述第二出药管(7)上设置有流量计(8),且第二出药管(7)的右端头安装有第一插座(9); 所述口罩(16)的表面中间设置有折叠区(18),且口罩(16)的内侧四周均安装有连接片(21),所述口罩(16)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耳带(19),且口罩(16)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颈带(20),所述口罩(16)的中间底端安装有进气罩(17),且进气罩(17)上安装有第二进药管(13),所述第二进药管(13)上安装有流速控制阀(15),且第二进药管(13)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连接体(14),所述第二进药管(13)与第二出药管(7)通过导药软管(10)连通连接,所述导药软管(1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体(11),且第一连接体(11)的表面与第一插座(9)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导药软管(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体(14),且第二连接体(14)的表面与第二插座(12)的内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药瓶(1)设置成不锈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斗(4)设置成漏斗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药管(7)与第一出药管(2)连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16)的表面还设置有鼻型放置区,且折叠区(18)设置在鼻型放置区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21)设置成医疗塑料结构,且连接片(21)的外侧与口罩(16)的内侧四周固定连接。
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吸入麻醉是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药或者麻醉剂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
但目前市场上的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体积比较大,适合与手术室使用,但在一些救护车或者外出救灾的情况下,普通的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不能很好的对病人进行麻醉,并且普通的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的口罩与病人的面部无法进行密封连接,导致在麻醉时麻醉药会从连接处溢出,会导致麻醉剂的注入量不准,从而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包括高压储药瓶、第一出药管、注药斗、第二出药管、口罩、进气罩、折叠区和颈带,所述高压储药瓶的顶部连通连接有第一出药管,且第一出药管的中间左侧水平连通连接有第一进药管,所述第一进药管的左端安装有注药斗,且第一进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第一出药管的顶部安装有高压阀,且高压阀的右侧水平安装有第二出药管,所述第二出药管上设置有流量计,且第二出药管的右端头安装有第一插座;
所述口罩的表面中间设置有折叠区,且口罩的内侧四周均安装有连接片,所述口罩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耳带,且口罩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颈带,所述口罩的中间底端安装有进气罩,且进气罩上安装有第二进药管,所述第二进药管上安装有流速控制阀,且第二进药管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进药管与第二出药管通过导药软管连通连接,所述导药软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体,且第一连接体的表面与第一插座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导药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体,且第二连接体的表面与第二插座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压储药瓶设置成不锈钢结构。
优选的,所述注药斗设置成漏斗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药管与第一出药管连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口罩的表面还设置有鼻型放置区,且折叠区设置在鼻型放置区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设置成医疗塑料结构,且连接片的外侧与口罩的内侧四周固定连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新型的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结构简单合理,经济实用,使用方便,通过高压储药瓶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便于携带,从而便于装置在救护车或者外出救灾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通过流量计的设置,能够便于清楚的查看到麻醉剂的注入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精准度,通过第一进药管和第一出药管的设置,能够及时补充高压储药瓶内的麻醉剂,并且通过第一出药管和第二出药管的设置,能够将高压储药瓶内的麻醉剂排出,通过导药软管的设置,便于将口罩与高压储药瓶进行连接,并且通过在口罩的内侧四周安装有连接片,便于连接片遇到病人呼出的水汽而与病人面部进行密封连接,从而避免麻醉剂溢出,并且通过流速控制阀的设置,能够调节麻醉剂流出的速度,通过折叠区的设置,使得口罩能够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面积的调节,提高了口罩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储药瓶;2、第一出药管;3、第一进药管;4、注药斗;5、控制阀;6、高压阀;7、第二出药管;8、流量计;9、第一插座;10、导药软管;11、第一连接体;12、第二插座;13、第二进药管;14、第二连接体;15、流速控制阀;16、口罩;17、进气罩;18、折叠区;19、耳带;20、颈带;21、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包括高压储药瓶1、第一出药管2、注药斗4、第二出药管7、口罩16、进气罩17、折叠区18和颈带20,高压储药瓶1设置成不锈钢结构,高压储药瓶1的顶部连通连接有第一出药管2,且第一出药管2的中间左侧水平连通连接有第一进药管3,第一进药管3的左端安装有注药斗4,注药斗4设置成漏斗状结构,且第一进药管3上安装有控制阀5,第一出药管2的顶部安装有高压阀6,且高压阀6的右侧水平安装有第二出药管7,第二出药管7与第一出药管2连通连接,第二出药管7上设置有流量计8,且第二出药管7的右端头安装有第一插座9;
口罩16的表面还设置有鼻型放置区,且折叠区18设置在鼻型放置区的两侧,口罩16的表面中间设置有折叠区18,且口罩16的内侧四周均安装有连接片21,连接片21设置成医疗塑料结构,且连接片21的外侧与口罩16的内侧四周固定连接上,口罩16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耳带19,且口罩16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颈带20,口罩16的中间底端安装有进气罩17,且进气罩17上安装有第二进药管13,第二进药管13上安装有流速控制阀15,且第二进药管13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连接体14,第二进药管13与第二出药管7通过导药软管10连通连接,导药软管1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体11,且第一连接体11的表面与第一插座9的内壁螺纹连接,导药软管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体14,且第二连接体14的表面与第二插座12的内壁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高压储药瓶1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便于携带,从而便于装置在救护车或者外出救灾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通过流量计8的设置,能够便于清楚的查看到麻醉剂的注入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精准度,通过第一进药管3和第一出药管2的设置,能够及时补充高压储药瓶1内的麻醉剂,并且通过第一出药管2和第二出药管7的设置,能够将高压储药瓶1内的麻醉剂排出,通过导药软管10的设置,便于将口罩16与高压储药瓶1进行连接,并且通过在口罩16的内侧四周安装有连接片21,便于连接片21遇到病人呼出的水汽而与病人面部进行密封连接,从而避免麻醉剂溢出,并且通过流速控制阀15的设置,能够调节麻醉剂流出的速度,通过折叠区18的设置,使得口罩16能够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面积的调节,提高了口罩16的实用性能,通过第一插座9、第一连接体11、第二插座12和第二连接体14的设置,便于导水软管10进行拆卸,从而便于携带,通过耳带19和颈带20的设置,便于将口罩16固定在病患头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