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yixuezhuanli

QQ号:834234551

联系人:Medical

E_mail:834234551@qq.com

地 址: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专利池 >

专利池

儿童口腔麻醉模型

发布时间:2019/06/13 丨 文章来源:医学发明创新转化推广平 丨 浏览次数:


申请号: CN201621288965.6
申请日: 20161128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鑫佳口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合欢路16号新世纪商务中心1幢102
发明人: [邓鸿飞]
主分类号: G09B23/28
公开(公告)号: CN206312484U
公开(公告)日: 20170707
代理机构: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挺, 柯凯敏]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206312484U
(45)授权公告日 20170707
 
(21)申请号 CN201621288965.6
 
(22)申请日 20161128
 
(73)专利权人 [合肥鑫佳口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合欢路16号新世纪商务中心1幢102
 
(72)发明人 [邓鸿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挺, 柯凯敏]
 
(54)实用新型名称
     儿童口腔麻醉模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教学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模型本体,模型本体上对应各麻醉刺入点而设置有用于感应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穿刺的传感部;传感部包括金属套筒,金属套筒内套设金属棒,金属套筒与金属棒间存有径向间隙且该径向间隙处设置用于隔离上述两者的绝缘层;所述金属棒的顶端外形呈圆锥状,而金属套筒的顶端外形呈由上至下孔径渐小的喇叭口状;所述金属套筒与金属棒连接模型本体的声光报警电路,并依靠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桥接金属棒和金属套筒从而触发上述声光报警电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儿童口腔麻醉训练,其使用便捷性高,操作灵敏性好,并可有效确保自身的高使用寿命。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至少包括模型本体,模型本体上对应各麻醉刺入点而设置 有用于感应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穿刺的传感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部(10)包括 金属套筒(11),金属套筒(11)内套设金属棒(12),金属套筒(11)与金属棒(12)间存有径向 间隙且该径向间隙处设置用于隔离上述两者的绝缘层(13);所述金属棒(12)的顶端外形呈 圆锥状,而金属套筒(11)的顶端外形呈由上至下孔径渐小的喇叭口状;所述金属套筒(11) 与金属棒(12)连接模型本体的声光报警电路,并依靠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桥接金属棒 (12)和金属套筒(11)从而触发上述声光报警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模型本体包括上固定板 (20)、下固定板(30)以及用于过渡连接上固定板(20)和下固定板(30)的过渡板(40),所述 上固定板(20)与下固定板(30)彼此板面平行,且上固定板(20)的下板面构成固接仿真上颌 (50)的固接面,下固定板(30)的上板面构成固接仿真下颌(60)的固接面;上固定板(20)及 下固定板(30)的尾端彼此相向延伸有延伸板,从而形成上固定板(20)及下固定板(30)的 “L”形板面构造;过渡板(40)外形呈长方板状;以位于上固定板(20)处的延伸板为第一延伸 板(21),以位于下固定板(30)处的延伸板为第二延伸板(31),第一延伸板(21)的中段处向 外延伸有铰接耳(21a),过渡板(40)的上端板体向铰接耳(21a)方向延伸有固定支座,铰接 耳(21a)与固定支座间以用于调节两者松紧度的铰接螺钉(71)连接彼此,且铰接耳(21a)与 固定支座间所形成的铰接轴线平行上固定板(20)各板面;第一延伸板(21)上的位于铰接耳 (21a)下方的板体处贯穿设置限位螺纹孔,用于限位仿真上颌(50)与仿真下颌(60)开合角 度的限位螺钉(72)与该限位螺纹孔间构成螺纹配合,且限位螺钉(72)的顶端抵靠于过渡板 (40)板体处;过渡板(40)与第二延伸板(31)彼此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40)上贯穿 设置第一腰形调节孔(41),所述第一腰形调节孔(41)的孔型长度方向垂直铰接耳(21a)与 固定支座所形成的铰接轴线方向;第二延伸板(31)上设置两道第一紧固螺纹孔,第一导向 螺钉(73)和第一紧固螺钉(74)均经由第一腰形调节孔(41)而分别配合于上述两道第一紧 固螺纹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20)的用 于配合仿真上颌(50)的板面处贯穿设置第二腰形调节孔(22),该第二腰形调节孔(22)的孔 型长度方向垂直铰接耳(21a)与固定支座所形成的铰接轴线方向;仿真上颌(50)顶面处设 置两道第二紧固螺纹孔,第二导向螺钉(75)和第二紧固螺钉(76)均由上而下的经由第二腰 形调节孔(22)而分别配合于上述两道第二紧固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30)的用 于配合仿真下颌(60)的板面处贯穿设置第三腰形调节孔(32),该第三腰形调节孔(32)的孔 型长度方向垂直铰接耳(21a)与固定支座所形成的铰接轴线方向;仿真下颌(60)底面处设 置两道第三紧固螺纹孔,第三导向螺钉(77)和第三紧固螺钉(78)均由下而上的经由第三腰 形调节孔(32)而分别配合于上述两道第三紧固螺纹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仿真下颌(60)的尾端面 处布置有后固定板(80),所述后固定板(80)的两端处对应人体下颌支位置而螺纹固定有两 块仿真下颌支(90);仿真下颌支(90)的用于配合后固定板(80)的配合面处设置两道第四紧 固螺纹孔,后固定板(80)上相应设置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两道第四紧固螺钉(79)分别穿 过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而与相应的第四紧固螺纹孔间构成紧固配合;所述上安装孔孔径大 于下安装孔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本口腔麻 醉模型还包括用于固定模型本体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101)以及由底板(101)处 铅垂向上延伸的固定杆(102);第一延伸板(21)在铰接耳(21a)之间的板体处贯穿布置第五 紧固螺纹孔,在第一延伸板(21)上的相对铰接耳(21a)所在板面的另一板面处贴合固定有 带有固定孔的滑块(110),第五紧固螺钉(112)穿过第五紧固螺纹孔从而与固定孔间构成螺 纹配合;滑块(110)上贯穿布置套孔(103)从而套设于所述固定杆(102)上,且滑块(110)与 固定杆(102)间以径向穿设的紧定螺钉(111)构成两者的紧定螺钉(111)式固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上还设 置有供麻醉注射器搁置的小托台(120),所述小托台(120)由分别架住麻醉注射器两端的两 块V形块(121)以及连接两块V形块(121)的连接板(122)构成;所述麻醉注射器针头端的架 设高度高于麻醉注射器手柄端的架设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上颌(50)、仿 真下颌(60)以及仿真下颌支(90)均由内层硬骨质和外部的仿真软黏膜组合构成;所述连接 各传感部(10)的引出线均埋设于内层硬骨质内并在上固定板(20)及下固定板(30)的尾端 交汇,其交汇点位于模型本体围合而成的区域内;各引出线连接至位于上固定板(20)顶面 处的控制盒(130)处。


说 明 书
儿童口腔麻醉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教学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
背景技术
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其临床教学难度颇大,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 更是口腔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是完成拔牙术、拔髓 术、牙体预备术、牙周手术等诸多口腔门诊日常诊疗的前提和基础。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是 口腔类临床基本技能,以前的练习只能在临床手术现场由老师操作并向学生讲解,学生不 能直接进行操作;而近年来兴起的仿真模型可以有效的辅助学生进行麻醉操作练习。目前 的口腔麻醉模型,主要包括一定比例的仿真模型以及配合布置于其上的对应颌面部相应麻 醉刺入点布置的传感部件,操作时首先将连接于传感部件上的引出线接驳外部终端处理设 备,通过学员操作麻醉注射器扎入仿真模型内,在麻醉注射器端部碰触到前述设置于麻醉 刺入点处的传感部件时,传感部件受感应而发送信号至外部终端处理设备,并同时激活蜂 鸣器发声,最终达到触点确认目的。上述口腔麻醉模型自实用化以来,固然满足了目前学员 的临床实验需求,但是其结构存在的缺陷也显而易见:首先,目前市场上的口腔麻醉模型都 为成人用,无儿童类的麻醉模型。儿童口腔尺寸小,且不同年龄段仿真下颌支发育变化大, 使用成人用的口腔麻醉模型显然无法达到最优的麻醉训练效果。其次,目前的口腔麻醉模 型所采用的传感部件,多采用压敏类型的圆片传感器,该类传感器使用寿命较低,尤其是在 频繁的麻醉注射器扎压操作中,往往刚使用没多久就需要进行传感部件的更新替换,导致 维护的繁琐性和使用成本的增加。最后,作为教学模型,口腔麻醉模型上往往布置有多个传 感部件,而各传感部件均需至少两根引出线以达到信号传输目的,大量繁杂的引出线拖沓 引出至模型以外,严重阻碍了操作者的视野和操作路径,从而影响其实际操作。如何研发出 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儿童口腔麻醉模型,从而克服目前模型结构中的使用不便性,使其 更能贴合使用者的实际使用需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儿童口腔麻醉训 练的儿童口腔麻醉模型,其使用便捷性高,操作灵敏性好,并可有效确保自身的高使用寿 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口腔麻醉模型,至少包括模型本体,模型本体上对应各麻醉刺入点而设 置有用于感应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穿刺的传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部包括金属套 筒,金属套筒内套设金属棒,金属套筒与金属棒间存有径向间隙且该径向间隙处设置用于 隔离上述两者的绝缘层;所述金属棒的顶端外形呈圆锥状,而金属套筒的顶端外形呈由上 至下孔径渐小的喇叭口状;所述金属套筒与金属棒连接模型本体的声光报警电路,并依靠 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桥接金属棒和金属套筒从而触发上述声光报警电路。
模型本体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用于过渡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过渡 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彼此板面平行,且上固定板的下板面构成固接仿真上颌的固 接面,下固定板的上板面构成固接仿真下颌的固接面;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的尾端彼此相 向延伸有延伸板,从而形成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的“L”形板面构造;过渡板外形呈长方板 状;以位于上固定板处的延伸板为第一延伸板,以位于下固定板处的延伸板为第二延伸板, 第一延伸板的中段处向外延伸有铰接耳,过渡板的上端板体向铰接耳方向延伸有固定支 座,铰接耳与固定支座间以用于调节两者松紧度的铰接螺钉连接彼此,且铰接耳与固定支 座间所形成的铰接轴线平行上固定板各板面;第一延伸板上的位于铰接耳下方的板体处贯 穿设置限位螺纹孔,用于限位仿真上颌与仿真下颌开合角度的限位螺钉与该限位螺纹孔间 构成螺纹配合,且限位螺钉的顶端抵靠于过渡板板体处;过渡板与第二延伸板彼此固接。
所述过渡板上贯穿设置第一腰形调节孔,所述第一腰形调节孔的孔型长度方向垂 直铰接耳与固定支座所形成的铰接轴线方向;第二延伸板上设置两道第一紧固螺纹孔,第 一导向螺钉和第一紧固螺钉均经由第一腰形调节孔而分别配合于上述两道第一紧固螺纹 孔内。
所述上固定板的用于配合仿真上颌的板面处贯穿设置第二腰形调节孔,该第二腰 形调节孔的孔型长度方向垂直铰接耳与固定支座所形成的铰接轴线方向;仿真上颌顶面处 设置两道第二紧固螺纹孔,第二导向螺钉和第二紧固螺钉均由上而下的经由第二腰形调节 孔而分别配合于上述两道第二紧固螺纹孔内。
所述下固定板的用于配合仿真下颌的板面处贯穿设置第三腰形调节孔,该第三腰 形调节孔的孔型长度方向垂直铰接耳与固定支座所形成的铰接轴线方向;仿真下颌底面处 设置两道第三紧固螺纹孔,第三导向螺钉和第三紧固螺钉均由下而上的经由第三腰形调节 孔而分别配合于上述两道第三紧固螺纹孔内。
仿真下颌的尾端面处布置有后固定板,所述后固定板的两端处对应人体下颌支位 置而螺纹固定有两块仿真下颌支;仿真下颌支的用于配合后固定板的配合面处设置两道第 四紧固螺纹孔,后固定板上相应设置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两道第四紧固螺钉分别穿过上 安装孔和下安装孔而与相应的第四紧固螺纹孔间构成紧固配合;所述上安装孔孔径大于下 安装孔孔径。
本口腔麻醉模型还包括用于固定模型本体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以及由 底板处铅垂向上延伸的固定杆;第一延伸板在铰接耳之间的板体处贯穿布置第五紧固螺纹 孔,在第一延伸板上的相对铰接耳所在板面的另一板面处贴合固定有带有固定孔的滑块, 第五紧固螺钉穿过第五紧固螺纹孔从而与固定孔间构成螺纹配合;滑块上贯穿布置套孔从 而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且滑块与固定杆间以径向穿设的紧定螺钉构成两者的紧定螺钉式 固接配合。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供麻醉注射器搁置的小托台,所述小托台由分别架住麻醉注 射器两端的两块V形块以及连接两块V形块的连接板构成;所述麻醉注射器针头端的架设高 度高于麻醉注射器手柄端的架设高度。
所述仿真上颌、仿真下颌以及仿真下颌支均由内层硬骨质和外部的仿真软黏膜组 合构成;所述连接各传感部的引出线均埋设于内层硬骨质内并在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的尾 端交汇,其交汇点位于模型本体围合而成的区域内;各引出线连接至位于上固定板顶面处 的控制盒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摒弃了传统口腔麻醉模型所采用的压敏圆片传感器等传感模块所带来的诸如 使用寿命低及维护繁琐等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了物理连接方式,通过设 置连接不同电极的金属套筒及金属棒,利用作为开关的麻醉注射器自带的金属针头的桥接 作用从而连接金属套筒及金属棒,进而达到导通声光报警电路和触发蜂鸣器和/或LED灯的 目的。与此同时的,金属套筒及金属棒顶端的锥面及喇叭面设置,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传感 部的传感面形成了倒锥状的导向面的结构。此时,传感部的传感面模拟人体穴道形状;只要 对准导向面,金属针头会自动沿导向面滑入金属套筒与锥状金属体夹缝处而导通两者。换 言之,无论金属针头从何方向插入上述传感面处,只要金属针头的顶端插入了正确的麻醉 刺入点,该金属针头即可自动的沿上述导向面而下滑至底端,最终桥接金属套筒及金属棒, 其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均可得到有效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时,上述传感部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软件配合来实现声光 报警功能,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与传感部相配合的软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部分,也不是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仅延及到由传感部所形成的物理部件与导线而 构成的硬件网络,而不涉及到对软件的改进和保护。金属套筒及金属棒所安置的声光报警 电路可以直接沿用传统电路,甚至只需传统的带电池电路即可,此处就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性高,操作灵敏性好;其通过以金属套筒及金属棒作为 触点,而以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作为开关,利用物理触发方式来保证模型的整体使用可 靠性,并可同步的有效确保自身的高使用寿命。
2)、通过上固定板与过渡板的铰接配合以及过渡板与下固定板的固接配合,从而 保证了模型本体的仿真上颌与仿真下颌的开口咬合功能以及张开角度的调节乃至固定。限 位螺钉的设置,则实现仿真下颌最大张开角度的控制。依靠过渡板上的第一腰形调节孔和 第一紧固螺纹孔,配合第一导向螺钉和第一紧固螺钉,从而实现仿真上颌和仿真下颌相对 间距和咬合关系的调节。尤其是上述配结构再配合上固定板相对仿真上颌的调节以及下固 定板相对仿真下颌的调节,从而配合性的实现仿真上颌与仿真下颌的不同咬合关系如正常 咬合和反颌的调节目的。后固定板处安装孔与仿真下颌支处第四紧固螺纹孔,依靠第四紧 固螺钉配合,从而实现了仿真下颌支的摆动可调性,进而实现不同年龄段儿童仿真下颌支 发育状况的调节功能。
3)、固定架,保证了模型本体能够始终处于一定的安装高度上,以提升训练人员的 操作便捷性。同时,利用模型本体相对固定杆的上下滑动动作以及左右摆动动作,显然能很 方便的实现合适角度的麻醉训练作业。底板处设置的小托台,可起到麻醉注射器的临时搁 置目的。麻醉注射器针头端的架设高度应当高于麻醉注射器手柄端的架设高度,以避免可 能出现的麻醉注射器内液体沿金属针头的重力溢出状况。
4)、通过将连接各传感部的引出线与模型本体间形成一体化结构,可使得整体外 观更为简洁,也有利于保证整体体积的小巧性。同时,由于各引出线的走线更为清晰而不杂 乱,因此也不会阻碍训练人员的视线,从而有利于提升训练的效率性,其使用方便而实用性 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剥去外部的仿真软黏膜后的仿真上颌和仿真下颌张开状态下的模型本体的 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仿真上颌和仿真下颌张开状态下的模型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块相对第一延伸板的布置位置图;
图5为传感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工作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的标号和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a-金属针头 b-LED灯 c-引出线
10-传感部 11-金属套筒 12-金属棒 13-绝缘层
20-上固定板 21-第一延伸板 21a-铰接耳 22-第二腰形调节孔
30-下固定板 31-第二延伸板 32-第三腰形调节孔
40-过渡板 41-第一腰形调节孔 50-仿真上颌 60-仿真下颌
71-铰接螺钉 72-限位螺钉 73-第一导向螺钉
74-第一紧固螺钉 75-第二导向螺钉 76-第二紧固螺钉
77-第三导向螺钉 78-第三紧固螺钉 79-第四紧固螺钉
80-后固定板 90-仿真下颌支
101-底板 102-固定杆 103-套孔
110-滑块 111-紧定螺钉 112-第五紧固螺钉
120-小托台 121-V形块 122-连接板 130-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6,儿童口腔麻醉模型的构成如下:
主体框架,由用于固定仿真上颌50的上固定板20和用于固定仿真下颌60的下固定 板30构成,上固定板20和下固定板30间以过渡板40连接和固定彼此。其中:过渡板40与上固 定板20间以第一延伸板21来彼此铰接,并通过限位螺钉72来支撑过渡板40进而实现对仿真 下颌60最大张开角度的控制目的。过渡板40与下固定板30间以第一导向螺钉73和第一紧固 螺钉74来实现两者固接,并以第一导向螺钉73为导向件,以第一紧固螺钉74为紧固件,最终 通过第一腰形调节孔41来实现下固定板30相对过渡板40的上下调节目的。而对于上固定板 20与仿真上颌50间,则以第二导向螺钉75和第二紧固螺钉76来实现两者固接,并以第二导 向螺钉75为导向件,以第二紧固螺钉76为紧固件,最终通过第二腰形调节孔22来实现上固 定板20与仿真上颌50间的前后调节目的。对于下固定板30与仿真下颌60间,则以第三导向 螺钉77和第三紧固螺钉78来实现两者固接,并以第三导向螺钉77为导向件,以第三紧固螺 钉78为紧固件,最终通过第三腰形调节孔32来实现下固定板30与仿真下颌60间的前后调节 目的。当然,实际操作时,只采用紧固螺钉而不采用导向螺钉,从而使紧固螺钉自身具备导 向功能亦可。仿真下颌60的尾端也即靠向过渡板40的仿真下颌60一端处固定后固定板80, 以便于实现两块仿真下颌支90的紧固功能。仿真下颌支90以第四紧固螺钉79来实现两者固 接,此时以其中一个第四紧固螺钉79为圆点,以另一个第四紧固螺钉79作为摆动端,可在亮 出紧定螺钉111均处于拧松状态下实现仿真下颌支90的一定角度摆动调节,从而实现不同 年龄段儿童仿真下颌支90发育状况的模拟功能。
传感部10,布置于仿真上颌50、仿真下颌60及仿真下颌支90的各操作面处并与各 麻醉刺入点一一对应,具体参照图2所示,而训练时则以一层仿真软黏膜覆盖住,从而保证 其拟真性。而如图5-6所示的,传感部10实际上是由顶部带有喇叭导向口的金属套筒11以及 顶部带有锥状导向口的金属棒12彼此套接构成,两者的导向口彼此配合形成一个横截面呈 “V”字状或“W”字状的导向面或者说是传感面。由于上述传感部10的传感面模拟人体穴道形 状;训练时只要对准导向面,麻醉注射器的金属针头a会自动沿导向面滑入金属套筒11与锥 状金属体夹缝处而导通两者。此外,蜂鸣器,用于声音提示;LED灯b,布置于模型本体的鼻部 部位,用于灯光提示。控制盒130,布置于模型本体的后部上方处,用于汇聚各埋设在仿真上 颌50、仿真下颌60及仿真下颌支90内的引出线c以及针对各传感部10信号来使得蜂鸣器及 LED灯b作出指定控制反应。为便于辨识,此处除图2外,均隐去引出线c。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使模型本体处于指定高度或指定摆动角度的固 定架,从而方便使训练时的模型本体始终处于合适的麻醉角度上。底板101处配置用于放置 麻醉注射器的小托台120。麻醉注射器的针头端高于针尾端,从而避免麻醉注射器在临时放 置时,内部液体沿针头端产生重力溢出状况。
本实用新型实际操作时,通过操作相应的螺纹固接孔、导向螺钉及紧固螺钉等,从 而控制模型本体作相应试验动作。之后,如图5-6所示,通过操作者操作器件刺入模型本体 上的各麻醉刺入点也即传感部10处;一旦操作者刺入准确,此时传感部10受麻醉注射器的 金属针头a桥接导通作用,从而接通蜂鸣器及LED灯线路,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LED灯b闪亮 以作出灯光提示,以提示此时操作者麻醉点刺入动作准确无误。


说 明 书 附 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网站首页 | 专利池| 专利展示|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ADSENSE| Download

扫码联系我们

扫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