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yixuezhuanli

QQ号:834234551

联系人:Medical

E_mail:834234551@qq.com

地 址: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专利池 >

专利池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发布时间:2019/06/14 丨 文章来源:医学发明创新转化推广平 丨 浏览次数:

 
申请号: CN201810119872.8
申请日: 20180206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肺科医院]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发明人: [崔江涛, 姜格宁]
主分类号: A61B17/04
公开(公告)号: CN108294795A
公开(公告)日: 20180720
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家豪]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108294795A
(45)申请公布日 20180720
 
(21)申请号 CN201810119872.8
 
(22)申请日 20180206
 
(71)申请人 [上海市肺科医院]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政民路507号
 
(72)发明人 [崔江涛, 姜格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家豪]
 
(54)发明名称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包括柄体和圆弧形缝针,在所述柄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动钳臂,所述柄体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一对所述转动钳臂的内端绕所述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钳臂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圆弧形缝针穿过的过针孔,所述过针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圆弧形缝针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所述过针孔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退出的过线槽。本发明减少缝合时对组织的牵拉损伤。而且缝线穿过组织后,无需从体腔内取出缝针重新夹持,只需反复转动钳臂绕柄体转动,即可使缝针重新归位,进行下一次缝合,利于连续缝合或8字缝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柄体和圆弧形缝针,在所述柄体 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动钳臂,所述柄体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一对所述转 动钳臂的内端绕所述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钳臂 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圆弧形缝针穿过的过针孔,所述过针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圆弧形缝针 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所述过针孔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退出的过线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沿长度 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槽,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转动手柄和第 二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一对所述转动 钳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上的转动套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限位装 置为设置在所述过针孔内端的单向弹性倾斜卡爪,所述圆弧形缝针的内弧面间隔设置有若 干与所述单向弹性倾斜卡爪配合的单向倾斜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缝针 工作时的运动一周的轨迹与所述转动钳臂的过针孔运动一周的轨迹重合。


说 明 书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外科观念的日益深入及器械外科和手术技术的进步,电视辅助腔镜手术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腔镜手术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术中使用的器械繁多,其中腔镜持针 器是施行微创手术过程中常规使用的持针器械。由于微创手术切口小、视野局限,因此在手 术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器械配合操作,手术器械更换频繁。现有的持针器为长柄钳结构,连 续缝合时需经:持针-进入体腔-进针-调整缝合深度-出针-拔针-取出体腔-重新持针,步骤 繁琐;且连续缝合时需术中僵直地进出术野,难免会阻挡视线、影响手术操作;另外,在一些 特殊部位,由于空间受限,腔镜下单手进针时难以把握缝合深度,且易对缝合组织过度牵拉 导致撕裂或出血,影响了手术的安全及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腔镜用 持针缝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柄体和圆弧形缝针,在所述柄 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动钳臂,所述柄体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一对所述 转动钳臂的内端绕所述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钳 臂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圆弧形缝针穿过的过针孔,所述过针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圆弧形缝 针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所述过针孔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退出的过线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柄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槽,所 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和第 二转动手柄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一对所述转动钳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 连杆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上的转动套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过针孔内端的单 向弹性倾斜卡爪,所述圆弧形缝针的内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单向弹性倾斜卡爪配合 的单向倾斜卡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形缝针工作时的运动一周的轨迹与所述 转动钳臂的过针孔运动一周的轨迹重合。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此装置在缝合时两个转动 钳臂同时操作,利于夹持所要缝合组织,确保缝合精度;夹持后只需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 二驱动装置控制转动钳臂绕柄体转动,缝针可穿过组织并由对侧的转动钳臂固定,减少缝 合时对组织的牵拉损伤。而且缝线穿过组织后,无需从体腔内取出缝针重新夹持,只需反复 让转动钳臂绕柄体转动,即可使缝针重新归位,无需取出体外重新持针即可进行下一次缝 合,利于连续缝合或8字缝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转动钳臂与缝针配合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使用时的缝合过程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 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包括柄体100和圆弧形缝 针200。本实施例中的柄体100为长条形的圆柱形结构,柄体100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 合的转动钳臂300a、300b,柄体100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 420,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的作用是驱动一对转动钳臂300a、300b的内端绕 柄体100作圆周转动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柄体100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槽110,第 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分别为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可 为受力面积较大利于手掌把持的手柄,第二转动手柄为受力面积较小利于手指拨动的手 柄。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分别通过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21与一对转动钳臂 300a、300b连接,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21分别与设置在环形槽110上的转动套120连接。 所以柄体100、一对转动钳臂300a、300b、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之间构成了 合页结构,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的转动即可带动一对转动钳臂 300a、300b绕柄体100转动。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当然也可以将转动钳臂、连杆和驱动装置 一体制成合页结构的一半,把柄体作为合页结构的转动销,连杆上设置有供转动销穿过的 转动套。只要是能够使得一对转动钳臂的内端绕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装置都与上述驱动 装置等效代替。
转动钳臂300a、300b的外端设置有供圆弧形缝针200穿过的过针孔310a、310b,过 针孔310a、310b内设置有限制圆弧形缝针200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320a、320b,过针 孔310a、310b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210退出的过线槽311a、311b。本实施例中,单向限 位装置320a、320b为设置在过针孔310a、310b内端的单向弹性倾斜卡爪321a、321b,圆弧形 缝针200的内弧面201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单向弹性倾斜卡爪321a、321b配合的单向倾斜卡槽 220,使得圆弧形缝针200的单向倾斜卡槽220经过单向弹性倾斜卡爪321a、321b只能正向穿 过,不能反向退出,与扎带的单向原理一样。
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灵活性,无需额外人为操作使得圆弧形缝针200与过针孔 310a、310b对准,本实施例中的圆弧形缝针200工作时的运动一周的轨迹a与转动钳臂300a、 300b的过针孔310a、310b运动一周的轨迹b重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朝向纸面的逆时针方向为圆弧形缝针200的缝合方向。 缝合时,首先将圆弧形缝针200的针尾三分之一处固定于的前端送进转动钳臂300a的过针 孔310a中,此时的转动钳臂300b位于组织1的对侧(如步骤A);接着通过第一转动手柄和第 二转动手柄使得转动钳臂300a、300b靠紧并夹持组织1,由于过针孔310a中的单向限位装置 320a作用,圆弧形缝针200的前端穿过组织1后即插入转动钳臂300b的过针孔310b中(如步 骤B);然后使得转动钳臂300a不动,而转动钳臂300b逆时针转动,由于过针孔310b中的单向 限位装置320b作用,转动钳臂300b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圆弧形缝针200和缝线210穿过组织1 完成第一针缝合,此时缝线可由过线槽311a脱出(如步骤C、D);接着使得转动钳臂300b继续 逆时针转动,同时转动钳臂300a也顺时针转动,直到圆弧形缝针200的前端插入转动钳臂 300a的过针孔310a中并被其固定,然后顺时针调整转动钳臂300b至针尾三分之一处(如步 骤F),再逆时针转动300b使缝针针尾三分之一处推至转动钳臂300a的过针孔310a中(如步 骤G)然后顺时针旋转转动钳臂300b(如步骤H)至钳臂300a的对侧(如步骤I),此时回到步骤 A中,重复步骤A-I,可连续进行缝合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附 图
 
图1
 
图2
 
图3
 
图4
 

网站首页 | 专利池| 专利展示|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ADSENSE| Download

扫码联系我们

扫码联系我们